口腔頜面部表面形態標誌
1. 頜面部上1/3的表面形態標誌
(1) 瞼裂(palpebral fissure)為上瞼和下瞼之間的裂隙,常作為面部垂直比例的標誌。正常瞼裂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3.5 cm和1. 0-1. 2 cm。
(2) 瞼內側聯合和瞼外側聯合為上、下瞼在內側和外側的結合處。
(3) 內眥(inner canthus)和外眥(outer canthus)分別為瞼內側聯合處和瞼外側聯合處所成的角。內眥鈍圓形,外眥銳角形,外眥較內眥高3〜4 mm。內眥和外眥為劃分面部垂直比例的標誌。
2. 頜面部中1/3的表面形態標誌
(1) 鼻根(radix nasi)、鼻尖(apex nasi)和鼻背(dorsum nasi)外鼻上端連於額部者稱為鼻根;前下端隆起處稱鼻尖;鼻根與鼻尖之間稱為鼻背
(2) 鼻底(base of the nose)和鼻孔(nostril)錐形外鼻之底稱鼻底;鼻底上有左、右卵圓形孔.稱 為鼻孔。
(3) 鼻小柱(columella nasi)和鼻翼(alac nasi)兩側鼻孔之間的隆靖稱為鼻小柱;鼻孔外側的隆 起稱鼻翼。
(4) 鼻面溝(nasofacial sulcus)為鼻外側之長形凹陷。沿鼻面溝做手術切口,癒合後瘢痕不 明顯。
(5) 唇面溝(labial facial sulcus)為上唇與頰部之斜行凹陷。沿唇面溝做手術切口 .癒合後瘢痕 不明顯。在矯治修復時,唇面溝常作為判斷面容恢復情況的指征。
(6) 鼻唇溝(nasolabial sulcus)鼻面溝與唇面溝合稱為鼻唇溝。
(7) 口裂(oral fissure)為上唇與下唇之間的橫行裂隙。
(8) 口角(angle of mouth) 口裂兩端為口角,其正常位置約相當於尖牙與第一前磨牙之間,施行口角開大或縮小術時.應注意此關係。
(9) 唇紅(vermillion)為上、下唇的游離緣.系皮膚與黏膜的移行區。
(10) 唇紅緣(vermillion border)也稱唇緣,為唇紅與皮膚的交界處。
(11) 唇弓(labial arches)和人中點(notch of lacuna amatorum)上唇的全部唇紅緣呈弓背狀稱
唇弓;唇弓在正中線微向前突.此處稱為人中點,也稱人中切跡。
(12) 唇峰和唇珠(peak and pearl of lips)人中點兩側的唇弓最高點稱為唇峰(唇弓峰),上唇正 中唇紅呈珠狀向前下方突出,稱為唇珠(上唇結節)。
(13) 人中(lacuna amatorurn)上唇皮膚表面正中,由鼻小柱(鼻中柱)向下至唇紅緣的縱行淺溝 稱為人中。
(14) 人中#(ridge of lacuna amatorum)人中的兩側各有一條與其並行的皮膚幡,自鼻孔底延伸至唇峰.稱為人中嶠。
(15) 耳屏(tragus)為外耳道前方的結節狀突起,臨床常在其前方、額弓根部之下檢查下頜骨驟 突的活動情況。在耳屏前方約1 cm可觸及潁淺動脈的搏動。
(16)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位於眶下緣中點下約0.5 cm,其體表投影為自鼻尖至眼外眥連線的中點。眶下孔是眶下神經阻滯麻醉的進針部位。
(17) 腮腺導管 投影於耳垂至鼻翼與口角間中點連線的中1/3段。頰部手術時,瞭解腮腺導管 的體表投影將有助於避免腮腺導管的損傷.
3.頜面部下1/3的表面形態標誌
(1) 須唇溝(mentolabial sulcus)為下唇與須部之間的橫行凹陷。
(2) 頰下點(menton)為須部最低點,常用作測量面部距離的標誌。
(3) 頰孔(mental foramen)位於下頜體外側面,成年人多位於下頜第二前磨牙或下頜第一、第 二前磨牙之間的,下方下頜體上、下緣中點上方,距正中線2〜3 cm。須孔為須神經阻滯麻醉的進針部位。
點擊「確定」,馬上聯係客服進行免費諮詢預約!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諮詢!
點擊「確定」,即可諮詢預約維港口腔,並申請免X-Ray費用,免問診金費用!